欢迎光临实修世界!

中文简体|中文繁体



最新发表

回望中的“观照”(已审)

2022-02-19 印敏 阅读:1930 评论:0 Loading加入收藏

回望中的“观照”

认真整理并重新学习老师对我们的指导,回望中一一“观照”,获益匪浅。

 

重温老师关于“实相般若”和“文字般若”的指导,惭愧之余,再次确认老师的体系,应该是基于操作(持咒吐气打坐等)、现量(实相般若)、如实表达(方便般若、文字般若)这样一个流程,希望自己能够把握好。

操作上,三月份参见老师后,开始用正确的单盘姿势练习,到六月份的时候,没怎么“苦熬”就顺利过度到双盘了;身体会比较容易就柔软下来;圆功的练习由外练(布场及肢体动作)过渡到坐中的静练;操作层面上渐渐由生变熟;结合吐气法,能够体认到几个过程:意识为“我”,“我执”为“我”,“我”不再是“我”,对主体的次第确认,也能确认到身体为“客体”。一般下坐前后会有痛麻胀等;骨关节发出噼啪声的阶段明显已经过去了;一坐的时间大约是五十分钟左右。羁绊于肢体的痛麻胀,或者是心里的“不想坐”,偶尔想试试更长的时间,但目前还做不到。

到北京见老师的时候,我正在经历“身体”转空的过程中,感觉里面转空的过程不均匀,拎持重东西好像会“岔气”,老师说“你下次拎重东西时别着急拎起来,你把自己松开来,把那个重东西变成你身体里头的一部分”,我有一次就这么抱持一袋桔子,真的“感觉”不到原本应该很沉重的份量。现在身轻和身空之感正在成为常态,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,经常会发现自己“没有”了。

 

那时候还体会不到老师表达用“空性的力量去看”这样一个操作,现在稍一体认,也能经常体会到这种“看”的方式,但“虚”和“实”之间的界限还不太分明。第十次线上学习时,FG师兄的作业里有如下表达:“在保持吐气不间断的情况下,通过视线聚焦文字和虚焦(或者是保持淡淡的虚焦看文字,能看清但很松,突然发力聚焦)的反复操作,也会是一个方便”。

 

我发现这对应的正是我表达的“虚”和“实”:我常常会在不经意间,稍一安静的下一秒,视线就会处于“虚焦”状态,觉察到了,就把视线还原到“聚焦”状态,反复的操作中,觉得“有一无位真人,常从面门上出入”显然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,但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内涵。现在再再体会这个“聚焦”和“虚焦”的操作之后,我发现自己不是通过聚焦来“看”,而是体会到了老师所说的“用空性的力量去看”。

 

老师说“人家表达的,你有你就知道他在表达什么。……人家表达你不知道,那你也知道这个东西,你懂得,你是过不去的,那你就想办法过去,然后能通过来你也就明白了。”我一直在线上和线下的小组学习中“观摩自己”,也“观摩同修”,看自己随着主体的次第递退,关注到能流、关注到能流的起处、体会到空相,看同修们表达时那些我知道的和我不知道,那些我知道而他们似乎还不知道的,总感觉自己还存在着一个重要的“界面”,是自己还不知道的,或者是还没有能力迈越的“坎”,这个“聚焦”和“虚焦”的操作,让我领会到了这个“坎”是什么,并且,至少这个层面,应该是已经迈过去了。

 

老师说“右旋旋进,那个就钻进去了,你要退,给左旋不就退出来了”,实际操作中体会到右旋时,能量可以一直往下穿透至无限,左旋时能量回撤还能把“心”里的东西带出去。在观摩动画演示学习三维圆静练时,之前一直没有留意到三维圆中心和外围两个相反方向的旋转操作,现在基本上学会了这样的静练,并且能够体会到更深层次的“松散、通透和空灵”。

 

平时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是比较紧凑的,参加小组学习时,有时会给自己一个挑战,看看能否大量篇幅的抄写作业,发现只要选择了“抄写”学习内容,就会因为得益于“抄写”时的学习心得和效率,而自然而然地坚持,常常伏案而起时,发现已经夜色苍茫,而内心安静祥和,没有不耐烦。同样的情况,也适用于抄写经文。生活中,也不再像过往一样,满满的都是自己的主张和原则,而是自然而然的变得随缘和随和。落笔时,窗外正飘零着今年冬天的初雪,我原本是很不耐寒冷的,这个季节早就用上电热毯和取暖器了,今年却明显的感觉冷而不寒,这应该是自己体质的明显“提升”吧。

 

就修行这回事而言,老师说了,是一辈子的事情,一辈子的事情,其实更需要的是平常心,现在感觉自己越来越坦然了,踏实了,有老师这样一个体系,只要不偏离老师的指导 ,只要在路上,就可以了。

 

感恩诸佛菩萨的加持,感恩老师,感恩一切。

 

   YM  20181207

下载| 打印|
分享到

全部评论

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,您必须先登录